2013年6月14日 星期五

宗教普及文章之一  談談配天宮失火




配天宮的火災,據查是因為香擔溫度過高所導致。



香擔是運載祖廟爐灰的傳承物品,長得像一個小型的神龕。



以前交通不便,因此每次的繞境刈香等活動也具備了互相交流的用途。



大船出海還會安排人員擔任香工,只負責管理船上的祭祀問題。



一直到我們現在常聽到的進香團,都可以看見傳統民間信仰對於香灰香火多麼重視。



但這樣的民俗傳承,應該可以有更聰明的辦法去維護它。



就我所知,現在也有不鏽鋼或白鐵做的香擔,可是造型上遜色很多;



為了實用性而犧牲木造器物的靈性,倒不如只存木造龕體,但省略易燃的香火。



一則心疼百餘年古蹟,一則卻以為這其中暗藏警訊。


不僅是配天宮,其實每年媽祖遶境,夜鬧土地公等等,


都發生過不一而足的災難。


有路過被炸傷,也有民宅無端失火;尾椎被神轎壓傷,來往推擠踩傷


凡天下有宗教盛事以行的地區,都會有種種傷害與破壞。


這豈是媽祖與眾神明樂見的呢?


宮廟火災,不外乎三:燈燭香火,金銀紙錢,電器設備。


因為宮廟無分宗派都喜歡教人點光明燈,從以前的蠟燭點到現在的燈泡,


火災也就從一般的燃焰變成電器走火。


著名的汐止東方科學園區,就曾因為佛堂燭火釀成大災。


是的,佛教曾有過貧女為佛點一燈而獲無上功德的故事,


但佛陀說,那不是在於燈的大小樣式,而是貧女為佛陀護法弘道的心。


現在誰去廟裡花六百塊點光明燈是為了讓世間正法永住,眾生吉祥速成佛道?


不都是闔家平安升官發財而已嗎?


宮廟把點燈視為營業項目之一,愈點愈多愈大,款式名目也千變萬化


姑且不論失不失火,


光是消耗的燈燭香油,浪費的電力,就足以造就千萬人的共業。


還在廟裡掛號點燈的人,甚至二十四小時開著佛燈的人,根本沒資格談非核家園,對吧?


至於金銀紙錢,事關傳統文化與現代工商業的轉型問題,改日再談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