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7月10日 星期三

宗教普及文章之四   聖三一論

這篇是基礎理論,稍長,要有點耐心。












神,或說上帝,即是聖父、聖子、聖靈三位一體,同尊同榮,永恆的獨一真神。

也就是說,當我們渴慕那位萬有大能者的時候,聖子已經為我們洗淨與贖罪,聖靈會行祂的工,而聖父的名更得以彰顯。

聖經自云:一神,就是眾人的父,超乎眾人之上,貫乎眾人之中,也住在眾人之內。

聖父在眾人之上,聖子貫眾人之中,聖靈住眾人之內。

所以神性,就是頂戴聖父,身同聖子,心涵聖靈。

至此,大略是基督教的三一論之詮釋。




妙的是,漢代以降的道教,挪用道家理論,研習方仙數術,奪胎佛教名目形式,日益壯大。

唐代開始建構出一套三清道祖的理論,尤其在現代正統道教觀院都能看見,也同樣帶有這種三位一體的意義。

一炁化三清,即是認為宇宙中的氣,化出了三個人格化的神仙,是道教認定的宇宙萬物之祖。

道德經也說:道生一[混沌],一生二[陰陽],二生三[三清],三生萬物。

此即道教的三一論。

正統的道教看起來充滿人格化的神明,但最原始的奧義裡頭,因為本乎老子道德經,所以對於創造的那個源頭與起始,也僅僅用一種非人格化亦非物質化的[炁]來指稱。





最後就是佛教的三一論。

其實佛教不僅僅是三一論,佛教不談神格,而三一論只能說是討論佛教佛性的基礎。

佛教是三一,五一,百一,甚至萬一的佛性論。

也就是說,三千大千眾生,其實具備同樣的佛性。

佛教的三一論,比道教的化三清的說法,更接近基督教的三一論。

根據俱舍光記的記載:

法身,遍充法界。

受用身,居住色界上自在天宮,即佛法中說摩醯首羅天,三目八臂,身長萬六千踰繕那。

化身,隨形六道種種教化。

 

因此我們可以大膽地假設:

法身即是毗盧遮那佛。也就是最崇高的聖父之名,又翻作大日如來。

受用身即報身,翻作盧舍那佛,居住天上,受用於佛性的能量,等同於基督教的聖靈。

化身又稱作應身,就是來到人世間講述佛性真實的釋迦牟尼佛,即是所謂的聖子。

 

佛性就是法身、報身、應身。

神性就是聖父、聖靈、聖子。

真炁就是元始、靈寶、道德。

注意到了嗎?最後一個剛好都是歷史上活生生存在過的教主。

而且這樣的聖三一論,三者之間也是互不相等,各自在佛性神性真炁底下發揮不同效應。

所以當神性藉著聖三一論啟明了某人,他就有機會獲得三身佛所共證的真如佛性,也有可能理解化出三清的真炁究竟所指為何。

但可惜的是,一神教的門戶之見讓這樣的康莊大道,變成一扇窄門。

擁有神性的人總永遠看不見真如。

而證得真如的人往往能眼見神性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